本文内容:
第3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獲獎名單近日出爐,港片《無雙》包攬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編劇等7項大獎,成為最大贏家。內地與香港合拍片《紅海行動》斬獲3獎,內地劇情片《我不是藥神》摘得最佳兩岸華語電影獎。 《我不是藥神》導演文牧野領獎時說,自己從小看香港電影長大,一半的電影知識來自香港電影,希望香港電影越來越好。 香港電影的未來會更好嗎?4月16日,國家電影局宣布出臺措施,支持港澳電影業在內地進一步發展。香港《文匯報》就此發表社評稱,消息鼓舞人心,為香港電影中興註入“強心針”。內地進一步開放電影市場,為香港電影業帶來巨大的發展空間,是振興香港電影產業的重要契機。 政策鼓舞人心 國家電影局最新出臺的五項措施包括:港澳人士參與內地電影制作不作數量限制;對內地與港澳合拍片在演員比例、內地元素上不作限制;取消收取內地與港澳合拍片立項申報費用;港澳電影和電影工作者可報名參評華表獎、金雞百花獎等內地電影獎項;港澳企業在港澳臺地區和境外發行推廣優秀國產影片可申請獎勵。有關措施將納入內地與香港、澳門《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框架下實施。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希望業界把握政策,相信香港影視業及創意產業在內地、特別是粵港澳大灣區有很大發展空間。相信中央短期內會有其他措施,讓香港人參與更多內地影視產業發展,享有更多發展機遇及交流空間,特區政府樂意為業界開拓更多與內地溝通的渠道。 澳門特區政府表示,相關措施將在澳門電影制作、人才培養、內地與港澳的電影合作等方面起重要帶動作用,未來澳門的電影作品和演藝人員在內地將有更多展演的機會。這是澳門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重大契機,也是推動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將澳門打造成為“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的重要助力。 港澳更有信心 香港電影是中華文化的驕傲,也是香港軟實力的象征。據港媒梳理,上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香港電影業蓬勃興旺,風靡東南亞。隨著內地改革開放,香港電影盡得先機,迎來新一段黃金年代。巔峰時期,香港電影年產三四百部作品,在制作量、藝術品質和題材創新方面均有很高成就,更有不少傑出電影人進軍海外,令中華文化得到世界推崇。 《文匯報》社評稱,香港作為“一國兩制”下中國的特別行政區,又是中西文化薈萃之地,內地對香港電影業開放市場,盡顯香港享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中央已為香港電影進軍內地市場鋪好路、搭好臺,香港電影界要對未來充滿信心,看到機遇和希望所在,投資人要加大投資力度,最大限度善用內地的優惠政策,積極培育和起用新人,拍出更多叫好叫座的影片,令香港電影業薪火相傳、發揚光大。 香港電影發展局主席王英偉說,電影發展局感謝中央相關部委及特區政府對香港電影業界的支持,會與特區政府和業界跟進措施的實施細節。在他看來,取消港人參與內地電影制作的數量限制,可鼓勵香港電影業界更積極參與內地電影制作,為國家電影業發展作出更多貢獻。而容許香港電影參與競逐內地電影獎項,有助於增加港產片在內地市場的知名度。 善用優惠政策 香港電影工作者總會會長田啟文說,十分歡迎這些利好措施。香港電影在創作和制作兩方面將擁有更多空間,加入更多元素,提升電影品質。他呼籲業界提升自身競爭力,更好地運用這些措施。 “一個人的根源在哪裏,他的作品就是從那裏開始的。”香港浸會大學電影學院首任總監、香港電影發展局委員卓伯棠認為,相較於內地風土人情,香港編導人才更熟悉香港本地題材,放寬限制、容納不同地方的元素,有助於他們從自身出發,拍出有血有肉的作品。今後要如何處理題材並打動內地觀眾,對於香港電影人來說也是一種挑戰。 香港演藝界內地發展協進會秘書長王祖藍認為,相關政策讓香港電影人往內地發展推進一大步。內地電視劇、網絡影視蓬勃發展,香港也有眾多具備專業技能、有創意、有活力的電影及電視業從業人員,希望未來也可放寬對電視制作的限制及推出相關扶持政策。 (本文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