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
2019年3月28日,第七屆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以下簡稱“香港巴塞爾”)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開幕,來自全球36個國家和地區的242家畫廊亮相,其中21家首次參展。在27日的VIP預展上,高價藝術品以頻繁閃現:畢加索1941年的一幅神秘肖像畫售價1900萬美元;大衛·霍克尼筆下的“傳奇策展人”售價1500萬美元;席勒一幅深入人心的作品售價1200萬美元;安迪·沃霍爾一幅畫有美元符號的亮粉色油畫則售價890萬美元。 與此同時,作為亞洲最大的藝術博覽會,香港巴塞爾持續關註亞洲藝術與市場。此前,巴塞爾藝術展亞洲總監黃雅君在采訪中告訴“澎湃新聞藝術評論”(www.thepaper.cn),香港巴塞爾秉承支持亞洲藝術發展的承諾,參展的畫廊超過半數來自亞洲及亞太區內。 據artnet網站的估計,已有4萬藏家、藝術發燒友從各地趕來參加這個已舉辦了七屆的亞洲最大藝術博覽會。 整個會場內最早售出的作品是白立方畫廊(White Cube)的一幅安迪·沃霍爾售價在285萬美元的作品,以及卓納畫廊一幅價值170萬美元的愛麗絲·尼爾(Alice Neel,1900-1984)油畫作品。 藝術品市場的重心似乎越來越東移。裏森畫廊全球總監埃裏克斯·羅格斯戴爾(Alex Logsdail)向artnet表示,許多美國藏家選擇乘坐12至16個小時的航班前往中國香港,而不是參加12月的巴塞爾藝術展邁阿密海灘展會(Art Basel Miami Beach)。 一些藝術經紀人決定為亞洲客戶專門保留某些作品,以擴大他們在中國的藝術家市場。此前,巴塞爾藝術展亞洲總監黃雅君在采訪中告訴“澎湃新聞藝術評論”(www.thepaper.cn),香港巴塞爾將繼續秉承支持亞洲藝術發展的承諾,參展的畫廊超過半數來自亞洲及亞太區內,其中36家在中國有展覽空間,她還提到近年來上海當代藝術的蓬勃發展,“香港巴塞爾希望與上海有更多的合作,成為連接觀眾與機構的橋梁,也希望鼓勵更多藝術家,因為沒有藝術家就沒有藝術展”。 有時,藝博會的國際吸引力可能也會讓人意想不到。奧地利畫廊主Thaddaeus Ropac一路把喬治·巴塞利茲(Georg Baselitz)一尊2558磅重、價值170萬美元的青銅雕塑帶到香港——結果卻賣給了一個奧地利人。“我們賣得很快,但賣給了歐洲和美國(藏家),"他告訴artnet新聞,“歐洲和美國藏家出手更快,而亞洲買家會考慮。" 不過,畫廊主Ropac把羅伯特·勞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1980年創作的水桶和電燈的組合作品賣給了一位亞洲買家。“以往我們每年都帶羅伯特·勞森伯格,然而每年都會賣給歐洲藏家,"他說。 豪瑟沃斯畫廊稱,在香港舉辦的路易絲·布爾喬亞(Louise Bourgeois)作品展開幕不到一天,25萬美元至400萬美元的作品就售罄,其中主要被亞洲藏家收入囊中。同樣,佩斯畫廊將瑪麗·科斯(Mary Corse)全部的“發光”系列畫作以30萬至65萬美元的價格出售給了大部分亞洲藏家。 畢加索,《Femme Assise Dans un Fauteuil》,1941。圖片:Courtesy Luxembourg & Dayan 藝博會上最昂貴的作品來自Luxembourg & Dayan畫廊,一幅以畢加索的繆斯及最知名的情人(據悉是多拉·瑪爾,但還沒得到證實)為主題的油畫售價1900萬美元。與此同時,大衛霍克尼筆下的“傳奇策展人”售價1500萬美元;席勒一幅深入人心的作品售價1200萬美元;安迪沃霍爾一幅畫有美元符號的亮粉色油畫則售價890萬美元。另外,幾幅中國藝術家作品也突破了100萬美元大關,比如拍賣場上“貴價畫家"趙無極的許多作品也亮相本屆藝博會,其中一幅由Cardi畫廊帶來,該作品深受英國繪畫天才透納(J. M. W. Turner)構圖的影響,價值在160萬美元。 與往年類似,2019年的香港巴塞爾,依然由名為“藝廊薈萃”的主畫廊單元、以及亞洲視野、藝術探新、策展角落、藝聚空間和光映現場等多個展區組成。 “藝廊薈萃”共有196間世界頂級藝廊參展,呈現現當代油畫、雕塑、裝置、攝影、錄像和數碼作品,本年度的藝廊薈萃展區中,多家畫廊呈獻藝術家個展:誠品畫廊呈現中國當代藝術家劉小東個展;大未來林舍畫廊呈獻充滿遠見的抽象油畫家吳大羽的油畫、卡通、水墨畫、水粉畫、釉面畫、蠟畫筆、水彩畫、鋼筆畫及鉛筆畫,反映藝術家對印象主義、立體主義到野獸派等不同風格的開拓。 “亞洲視野” (Insights)單元有21家畫廊參與,主要推出的是亞洲及亞太地區藝術家的個展或雙個展,以闡述亞洲的藝術與歷史。其中,來自上海的東畫廊推出駐北京畫家李珊的個展,在過去40年中的創作生涯中,藝術家主要探索城市和自然景觀;同樣來自上海的Bank則呈現中國臺灣藝術家林壽宇、林明弘之間的對話。 黃雅君曾向“澎湃新聞·藝術評論”(www.thepaper.cn)表示,展覽能夠為那些不熟悉亞洲的人提供了解亞洲動態的平臺。“當你來到展覽,你會發現每年我們都會湧現出新的、蓬勃發展的年輕亞洲畫廊。巴塞爾香港藝術展能夠讓你看到這些亞洲畫廊的發展。”此外,她發現亞洲藏家的品味正在變得越來越多樣,“他們對其他文化、國家的藝術越來越開放,他們越來越了解藝術,對自己想要的東西越來越精通,來自亞洲的藏家人數也越來越多。我們一直將自己視為亞洲的國際藝術展,我們擔當的是東西之間的橋梁,並且將自己與亞洲的不同地方相連接。” “藝術探新”(Discoveries)展區為新晉當代藝術家事業起步的初期提供國際化的展示平臺,今年有來自印度、韓國等地的25家畫廊參加,其中捷克hunt kastner是首家來到香港巴塞爾的捷克畫廊,他們此次呈現的是捷克藝術家Anna Hulacova展現其世界觀的裝置作品《悲憫詩意》(Pathetic Poetic)。 同時,本屆博覽會的亮點之一,便是在於東南亞藝術家的集體亮相,這是他們首次集體大規模出現在香港展會的現場。 此外,“策展角落”(Kabinett)將風格各異的展覽分布在展場的不同角落,於獨立的空間重點展出專題群展、藝術歷史項目或個人展覽。由格拉斯坎特(Alexie Glass-Kantor)策展的“藝聚空間”(Encounters)展示全球著名藝術家創作的大型雕塑及裝置。這些作品都位於展場的中心位置。 “光映現場” (Film)依然由李振華策展,呈獻一系列由藝術家為主題的精彩短片及特別放映節目,其中包括“劉小東三部曲”、婁燁導演作品《春風沈醉的晚上》等等。李澤華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香港地區一直在推進藝術的國際交流,這個發生是很實際的,“因為香港本身有一種特殊、對不同世界的理解——我覺得在香港的人和處事方式都是非常實際和實用,大家只對很實際的那一面感興趣,這個其實非常好,”他說道。 (本文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