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
進口奶粉在一系列嚴格監管下將露出原形,兩極分化也隨之加速。近日,政府加強了對進口奶粉的監測,國家質檢總局公布了2016年10月未予準入的食品化妝品信息,泓樂樂博維、澳紐可、貝瑞可等4款問題奶粉被禁入境,此外浙江監管部門抽查30多個海淘奶粉,有19個不符合國家標準,超6成洋奶粉乳清蛋白不合格。另一方面,作為新西蘭最大的乳制品企業,也是中國乳制品進口額最大的乳制品企業恒天然宣布與中國銀行簽訂了15億等值貨幣授信。乳業高級分析師宋亮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恒天然能夠獲得授信也是因為恒天然這幾年加大本土養殖,擁有本土牧場資源。可見,在監管從嚴的市場環境下,外資奶粉品牌將加速兩極化,一部分被踢出中國市場,一部分加速向中國布局包括本土化養殖生產。多批次洋奶粉被檢不合格多批次洋奶粉連續被檢出問題背後是政府監管從嚴的結果。宋亮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進口奶粉安全隱患一直都存在,2016年5月,國務院下發了《2016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此後,國家食藥監總局、質檢總局、海關總署等機構都對進口食品加強全程監管,在嚴厲的監管下越來越多的質量問題暴露出來。“當時,國家給予企業一定的整改時間,整改過後雖然許多進口奶粉仍能進入中國,但問題依舊很嚴重。此外,通過正規渠道進入中國的奶粉問題還相對較少,通過海淘、非自營跨境電商等渠道進入中國的奶粉質量問題更是觸目驚心。即使京東等大型電商也存在很多不安全的奶粉。這主要體現在部分入駐商家渠道不夠正規導致。”宋亮如是說。除了質量問題頻見報端,多個進口奶粉品牌被爆處境艱難。受奶粉新政影響,曾經的澳洲奶粉第一品牌貝拉米出現業績低於預期,股價大幅下滑,甚至引起3家公開起訴的尷尬局面。而邁高與美贊臣在新政大背景下不得已而提出“分手”。對此,宋亮表示,在過去五年中,我國對進口奶粉的門檻幾乎為零,導致中國市場上進口奶粉魚龍混雜,這也對我國國內乳制品行業造成很大的沖擊。最新實施的奶粉新政規定國內外奶粉企業將實行統一註冊管理,使許多國外奶粉品牌進入中國市場有所畏懼。隨著新政實施,我國進口奶粉已面臨轉折點,風光不再,對國產品牌沖擊也將減弱。外資品牌兩極分化加劇與不少洋奶粉被迫或主動退出中國市場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批大型乳粉企業開始加速布局中國市場。兩極分化趨勢日益明顯。 (本文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 --------------------------------- |